敢硬刚索尼、PNY的中国公司竟仅靠1项专利撑起如今专利到期完了?_朗博系列_江南官网游戏app/江南电竞官方

敢硬刚索尼、PNY的中国公司竟仅靠1项专利撑起如今专利到期完了?

2023-12-14 15:18:54 朗博系列

  原标题:敢硬刚索尼、PNY的中国公司,竟仅靠1项专利撑起,如今专利到期,完了?

  你肯定知道U盘,你肯定金士顿、东芝,但你不一定知道深圳朗科,你不一定知道在2019年11月14日之前,金士顿、东芝生产的U盘都需要给这家深圳朗科交专利费!

  11 月 14 日晚,朗科科技公布公告称,公司的核心基础发明专利“用于数据处理系统的快闪电子式外存储方法及其装置”(专利号:ZL99117225.6,“99专利”)的专利权期于2019 年 11月 14 日期满终止。

  11月15日深圳朗科股价应声而下,惨遭跌停。但困扰朗科的并不止专利到期,还有创始人分崩离析,高管减持套现。这家曾经靠专利10年躺赚2亿,敢跟美国科技巨头打官司硬刚的朗科科技到底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失去专利后他又该何去何从?

  2018年财报显示,朗科科技当年营业收入9.7亿元,净利润6450万元,而专利授权许可收入达到了3629万元,占公司盈利的47.21%,毛利率是100%;2019年半年报显示,朗科科技上半年的纯利润是3284.03万元,专利运营业务专利授权许可收入1614.02万元,占比为49%,较上年同期下降8.87%。

  很明显此前,专利授权所得占到了朗科净利润的一半。据朗科科技的历年财报显示,2009年至2018年通过专利授权取得的收入达2亿元。真正的躺赚!然而,这一切已于2019年11月14日戛然而止!

  朗科科技发布的公告也称,公司的专利运营业务对99专利形成重大依赖,该专利的到期将对公司今后的盈利产生一定不利影响。

  看到这样“真诚”的公告,表示担忧的不仅是股民,就连深交所也坐不住了,不禁火速发问:“99专利到期后,公司的专利运营业务是否无法继续开展?是否会对公司业绩产生重大不利影响?说明专利到期后公司未来的主要赢利点,是不是具备持续盈利能力? 其他相关专利是不是能够独立发挥作用?是不是能够独立对外提供授权许可,专利池是否可能面临失效的整体性、系统性风险?......”

  事实上,朗科科技遇到的不单单是专利失效的问题,还有创始人的分崩离析和高管的减持套现。

  据澎湃新闻报道,2010年9月至2014年2月,在成晓华担任董事长兼总经理期间,公司董事会共审议通过了140个议案,董事邓国顺、钟刚强、王荣共对其中47个议案提出了反对或者弃权意见;股东大会共审议通过了47个议案,其中主要股东邓国顺共对其中9个议案提出了反对或者弃权意见。2015年8月,朗科科技就控制股权的人、实际控制人认定事项向前五大股东征求意见,前五大股东都同意认定公司无控制股权的人、实际控制人。

  创始人邓国顺,当年是个高材生,1985 年考上中山大学攻读计算机,毕业以后又去了中科院读硕士,1993 年去新加坡软件公司任职。

  1999 年,邓国顺回国创立了朗科电脑,于当年11月14日提出了 U 盘的专利申请,2008年1月变更深圳市朗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1月8日在深交所创业板挂牌上市。邓国顺、成晓华成为公司的实际控制人。

  2002年和2004年,朗科U盘的专利分别得到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和美国国家专利局授予的发明专利权。自此,朗科正式持证上岗,成为被保护的U盘发明者。同时,也开启了朗科在全球U盘界的躺赚生涯,因为无论是金士顿,还是东芝,谁要生产U盘,都需要给朗科按期缴纳专利费。

  除了专利费,各种“侵权”也给朗科带来了丰厚的收益。2006年,朗科科技诉讼索尼专利侵权,索尼赔偿1000万美元;2017年,朗科科技告赢美国老牌存储公司PNY,获赔771万美元。在当年,很少有中国科技公司能在知识产权领域如此硬刚美国科技公司,但朗科做到了。

  通过历年营收数据,很显然,U盘专利失效至少会令其利润减半。据天眼查数据,除了核心的“99 专利”外,朗科科技持有的专利达到380项,形成“专利池”。但是预估并无像U盘专利这样做才能够支撑一家上市公司,躺赚数亿的专利产品。

  面对核心基础专利失效,高层管理团队利益纷争,加上逐渐没落的U盘市场,朗科持续造血能力有多强?有股民在股吧中表示:“能发明专利的公司科研实力本来就强,一个专利过期,技术早已储备,更多新专利就会出现”;也有人则认为朗科就是华为的反面例子。

  目前市场对朗科科技的前景并不看好,究其根本原因还是之前对于核心专利的过度依赖。可见,对于科技型企业而言,技术与创新是何等重要!而驱动企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的动力又是什么呢?必然是企业高层居安思危的大局意识!比如,华为!

  对此,猎头行业资深人士——卫士蓝人力资本运营总监鉏综认为,创新是公司发展的不竭动力,而居安思危的意识才是驱动企业创新发展的关键点。卫士蓝人力资本在与数百家大中型科技有名的公司多年的合作中发现,看起来越是稳健的企业,它的领导层越是具有危机意识。

  就像任正非,“我每一天都在想:下一个倒下的会不会是华为”! 大家怎么看?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