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治村系列 棠村:多元发展奔共富_江南电竞app_江南官网游戏app/江南电竞官方

善治村系列 棠村:多元发展奔共富

2024-03-19 01:20:13 江南电竞app

  澄潭江绕村而过,穿岩十九峰就在眼前,新昌县澄潭街道棠村村是一个坐拥山水之美的小山村。

  在“八山半水分半田”的新昌,棠村村是一个独特的存在,全村570多户人家拥有918亩水田。大片的土地为棠村村发展农业奠定了基础,该村也成为新昌有名的菊花专业村。近年来,棠村村积极谋求多元化发展之路,发动乡贤回村发展乡村旅游、参与乡村治理,各方面取得长足进步,并获得浙江省3A级景区村庄、省级引领型农村社区、省级善治示范村等多项荣誉。

  从新昌县城出发,沿着新镜线一路向西,看到成片的塑料大棚,那便是棠村了,大棚里种植的正是菊花。

  棠村原名“塘川”,因位于三江汇合之处,村里又有一口水塘而得名。村里水田多,且灌溉方便,一度盛行种植海棠花,“棠村”之名由此而来。

  1999年前后,新昌县农业有突出贡献的公司丰岛集团在棠村承包良田种植菊花,建起了200多亩连片种植基地。新鲜采下的菊花扎成花束后大多出口日本。后来,基地面积逐步扩大,目前已达380亩。如今,这一个个整齐排列的塑料大棚也成为棠村的标志性景观。

  菊花种植基地的建立对棠村来说意义重大。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主任何益兴介绍,棠村村由棠村、棠东两个自然村组成,全村1400多人,因为离新昌高新园区梅澄区块不过5公里的距离,村里大部分年轻人去企业上班了,但村里五六十岁的中老年人,却特别难找到工作,“菊花种植基地让村里五六十岁的中老年人实现了家门口就业”。

  虽然以前没种过菊花,但村民们都有种田种地的经验,参加培训后很快就能上手。

  学会了菊花种植技术后,一些村民开始尝试从丰岛集团返租大棚种植菊花,修剪下的菊花再卖给丰岛集团。

  村民吕晓丰11年前就从丰岛集团返租了3亩多土地。当时,他的妻子在附近企业上班,他自己也想去企业上班,但为了方便照顾孩子,选择留在了村里。现在,他一个人管理着四个半菊花大棚。

  早上10点多,完成上午的劳作后,满头大汗的吕晓丰钻出菊花大棚。眼下,菊花采收旺季马上就要来临,吕晓丰每天天不亮就进棚了。“菊花一年可采收两季。菊花价格好的时候,一年能有七八万元收入。”吕晓丰很满意现在的生活。

  “像这样从丰岛集团返租大棚种菊花的村民大概有80多户,年纪最大的村民超过70岁。”何益兴和记者说,菊花产业的兴起让村民的腰包鼓了起来。

  7月10日,棠村村的水上乐园开园。这个水上乐园由几位乡贤共同投资,占地6000多平方米,分亲子欢乐区、娱乐休闲区、惊险刺激区三个区域。去年夏天首次推出后,吸引了一波又一波游客。高涨的人气,为村里的乡村旅游添了一把火。

  最近几年,以农业为特色的棠村村开始转型,抓牢紧邻十九峰景区的地理优势,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

  村口的停车场边,一幢高大醒目的建筑已结顶,正在装修。“这是我们投资300多万元打造的集篮球场、排球场、礼堂等众多功能于一体的多功能大会堂。改造后,能更好地满足村民的精神文化需求,还能为游客提供更多娱乐休闲空间。”何益兴介绍,多功能大会堂前身是村里的大会堂,建于上世纪80年代。去年,村里引入专业团队,着手实施大会堂改造工程。工程预计9月底前完工。

  村子的另一角,一座饱经风霜的老台门肖家台门,也将随着“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的推进,再次被激活,焕发新生。

  村里老人和记者说,村里原来有十六七个台门,村民都在台门里住,少有散户。后来因火灾、搬迁等,台门慢慢的变少,如今只剩肖家台门、王家台门等少数几个,且几乎没人居住。村里准备把肖家台门改造成民宿,以增加集体收入。

  村中,道路提升等工程在火热进行;村边,一条绿道蜿蜒延伸,将棠村与周边的澄潭街道梅渚村、镜岭镇雅庄村等美丽乡村相连,形成了一条精品乡村游线路。

  澄潭街道党工委委员、副主任何良良和记者说,根据澄潭江未来乡村共同富裕示范带总体策划方案,未来棠村将打造现代农业区、休闲度假区、乡居体验区,并与澄潭江沿线的梅渚村等联动,在多元化发展中加快高质量共同富裕步伐。

  马志鹏是新昌县公安局澄潭派出所民警,2020年开始兼任棠村村委主任助理。村里的大事小事,他基本都参与。“现在,村里需要我出面调解的矛盾纠纷很少了。矛盾纠纷一露头,村干部就上门做工作,很快就会化解。”马志鹏说。

  在马志鹏的印象中,自兼任村委主任助理以来,他只遇到过一件棘手的调解案件。去年,棠东自然村两名妇女因为积怨产生口角冲突,进而引发肢体冲突,其中一方受了伤,去医院看病花了1万多元。村干部调解了多次都没有成功。何益兴和马志鹏一合计,决定联手开展调解,一个从法律和法规入手,另一个从乡村人情世故入手,做两人的思想工作。他们还叫来村里有威望的乡贤和双方的子女一起帮忙劝说。在多方劝和下,两人最终放下了恩怨。

  村干部善作为、敢作为是推进乡村善治的关键。“都说农村工作难做,有时候是因我们没有设身处地地站在群众角度看问题导致的。思考问题的角度换一换,工作思路就打开了,问题、矛盾就会迎刃而解。”何益兴说。

  2017年,因为一条飞龙栈道,十九峰景区成为“网红”,最多一天涌进2万多人。当时,进入景区的道路还没有拓宽,堵车成为常态,有时候一堵就是几个小时。沿途几个村庄不少村民在路边架起摊位卖东西。看到游客激增东西不愁卖,一些村民开始抬高商品的价值,最贵时原价3.5元一桶的方便面卖到了15元。

  当时,棠村村民也在村口摆了几十个摊位,有些人也想提价赚快钱。时任村党支部书记王国平听说后,立即带着其他村干部过来做工作,并给出了指导价:方便面不能高于5元一桶,矿泉水不能高于2元一瓶。一开始,也有村民不理解,一个愿卖一个愿买,为什么不能趁着现在多赚点钱?“我告诉他们,不能为了赚钱丢了村庄形象,这会拖累以后的长远发展。”当时也参与劝阻的何益兴说,大家都是明事理的人,把可持续发展的道理讲透以后,村民们也就理解了。

  “经济发展了,但乡村淳朴的民风民俗不能丢。”何益兴说,在村庄发展过程中,棠村村从始至终坚持“乡风文明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础”理念。如今,这慢慢的变成了广大村民的共识和行为准则。

  村口景观打造、村中道路提升、垃圾分类……村里的大事小事,都能得到村民的支持。一些原本在村里经营织布机的村民,在听说织布机的噪声会影响乡村旅游发展后,都表示愿意关停织布机为村庄发展“让路”。

  这就是培育文明乡风的积极成果。棠村把乡风文明当作一件大事来抓,强化村民的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集体意识、主人翁意识。乡风文明思想入脑入心,自然就体现在了行动上。

  培育文明乡风,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在现代社会快速变迁的滚滚洪流中,如何使人们在乡村社会感受到与众不同的文化景观和文明魅力,如何使老百姓的“口袋”和“脑袋”同时富起来,这样一些问题值得深思。

  山还是那座山,水还是那片水。来过棠村的游客,品味到了美好生活,带走了温馨回忆。而这,也让小山村更着迷、竞争力,产业更兴旺,人气更闹猛,形成了良性循环。